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年第4期文章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方法改进

    目的对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创面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在主皮瓣近端再设计一个纵轴长6.5~7.0cm的三角形辅助皮瓣,用以在皮瓣转位后覆盖皮瓣蒂部.结果自1998年9月以来,临床应用7例,效果满意.结论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明道转位时其近端的辅助皮瓣有助于防止蒂部受压,保证皮瓣血运,同时也利于术后局部外形的恢复.......

    作者:刘毅;朱云 刊期: 2000- 04

  • 眉上提术在眼睑部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解决眼睑松弛、眼眉下垂所至的容貌老和功能障碍,如眼睑皮肤肌肉松弛、眼睑皱襞形成、眶隔脂肪松垂、倒睫、眼裂外下斜、眉梢下垂或眉形不美等.方法通过眼轮匝肌悬吊进行眉上提术或联合重睑术式来进行眼睑整体的修复.结果对56例患者进行治疗,眼睑部修整与眼眉上提及眉形修整均得到满意效果.结论应用眉上提术能解决以上所有老态或先天畸形,功能得到改善并达到持久的眼睑美化、年轻化,并且无并发症.......

    作者:汪勇;刘晓燕;刘燕红 刊期: 2000- 04

  • 斜S形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对颜面部各种病变组织切除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探索一种更为满意的修复方法.方法在缺损区的邻近设计并制作一斜S形皮瓣,以皮下组织为蒂,斜形方向移位修复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临床应用46例,无术后并发症,随访3~12个月,修复区平整,不改变外形,瘢痕几乎不显.结论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直径在2cm以内)是一种值得选用的方法.......

    作者:高凤山;戴赛民;吕金陵 刊期: 2000- 04

  • 下颌舌骨神经与面神经吻合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确保面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顺利吻合提供参考.方法在25具(50例)尸头上解剖观察了下颌舌骨神经在颌下的走行、分支及双侧分支吻合情况.结果下颌舌骨神经从下齿槽神经分出后在下颌舌骨沟内至下颌骨下缘处为第一段.从下颌骨下缘向前行至第一次分支为第二段,其长度为13.61±3.09mm,直径为1.21±0.14mm.从第一次分支后分别至二腹肌前腹与下颌舌骨肌的各分支为第三段,其中至二腹肌前腹支长度为13......

    作者:陈玉秀;王志明 刊期: 2000- 04

  • 下颌骨外板修复颅颌面畸形

    目的研究自体下颌骨外板移植在颅颌面骨骼畸形或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经口内切口显露下颌升支下份、下颌角、下颌体,根据所需骨量的大小及形状,采取一侧或双侧下颌外板,经裁剪塑形后配合坚强内固定技术用于颅颌面充填植骨或骨骼支架的重建.结果自1993年4月至1999年10月共采用下颌骨外板治疗颅颌面骨组织缺损或畸形56例.其中颅颌面先天畸形15例,创伤后畸形修复21例,肿瘤切除后重建3例,美容整形17例.随......

    作者:归来;张智勇;滕利;黄绿萍 刊期: 2000- 04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软组织充填剂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软组织充填材料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利用该凝胶充填软组织缺损352例,获满意疗效.结果本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痛苦小,充填部位外形良好.另对外5例并发症(1.42%)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目前较理想的填充材料.......

    作者:倪少杰;范希明;冉维志 刊期: 2000- 04

  • 牵张性新骨形成术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

    牵张性新骨形成(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是利用可移动的外固定器逐步分离骨切开手术的两骨端机械性诱导新骨形成的有效技术.自从1904年Codivialla第一次提出下肢延长术后,人们对这一技术发生了浓厚兴趣.......

    作者:李昕;祁佐良;王炜 刊期: 2000- 04

  • 易性癖的外科治疗进展

    易性癖(transsexualism)是一种性身份或性别自认紊乱.患者有一种持续的强烈愿望成为异性以异性的身份生活于社会并被接受,因此一直对自己的解剖性别烦恼且不适应,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解剖性别.......

    作者:章建林;林子豪 刊期: 2000- 04

  • 免疫组化法对不同类型瘢痕微血管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微血管构筑在瘢痕形成、发展及临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显示微血管,按瘢痕的周边区和中央区划分,进行微血管的定量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法后血管呈棕黄色,切片背景清晰,增生性瘢痕周边区血管密度高于中央区血管密度;增生性瘢痕血管密度高于萎缩性瘢痕,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瘢痕交界处为较幼稚瘢痕,血管为丰富,能代表整个瘢痕的生物学行为.我们认为:可把此区作为研究瘢痕发生、......

    作者:李小静;孟刚;宁金龙;张林 刊期: 2000- 04

  • Fas介导的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及部分相关死亡信号递质的传递

    目的研究和比较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FasMcab(Fas单抗)诱导产生凋亡的能力,同时探讨Ca2+、H+在其相应死亡信号通道中的作用.方法取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各6例,通过细胞培养6~8代后,以FasMcab为处理因素作用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小时,比较两者凋亡率.同时,应用粘附式细胞仪检测FasMcab作用下胞内Ca2+、H+的变化.结果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

    作者:鲁峰;高建华;黎小间 刊期: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