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年第10期文章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浅表组织血管瘤及血管畸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浅表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为浅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病例,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比,总结其超声特点.结果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100%.经超声诊断血管瘤11例,静脉畸形13例,动脉畸形10例.除2例静脉畸形误诊为动脉畸形外,其余分型均与病理分型相符.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1%(32/34......

    作者:王冰;苏畅;索丹;岳莉 刊期: 2016- 10

  • 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颜面部BCC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BBC患者肿块肉眼通常表现为伴有中央凹陷与蜡样光泽的结节,可出现或不出现溃疡,溃疡处可见结痂或出血,溃疡较大时溃疡边缘会出现卷曲.病理分型:实体型5例(22.7%),角化型4例(18.2%),色素型6例(27.3%),浅表型4例(......

    作者:肖桂凤;郑楷平;宋继权;刘琴 刊期: 2016- 10

  • 球形细胞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球形细胞静脉畸形(glomuvenousmalformation,GVM)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分析GVM与普通静脉畸形(venousmalformation,VM)差异,并探索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病理确诊的7例GVM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特征.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注射和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进行单一治疗或自身对照治疗,观察病灶消退情况及不......

    作者:陈辉;金云波;马刚;胡晓洁;陈达;江成鸿;林晓曦 刊期: 2016- 10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脂肪颗粒移植改善哺乳后乳腺萎缩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脂肪颗粒移植改善哺乳后乳腺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脂肪颗粒后,以1∶20比例混合,根据乳房形态、大小,注射到乳腺后间隙及皮下层,首次单侧注射量100~150ml,第2、3次注射量150~300ml.结果本组共64例患者,58例经2次注射后效果满意,6例经3次注射后满意.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感染、硬结、包膜挛缩、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富血小板......

    作者:郭莉;李燕;谢淼;吴小会;康彦玲;高慧 刊期: 2016- 10

  • 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治上睑凹陷

    目的观察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上睑凹陷患者,将自体脂肪填充于上睑眶隔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6例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1例患者行二次填充后效果满意.结论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正上睑凹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薇;沈干;聂兰军;宋辉;李磊 刊期: 2016- 10

  •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常由车祸和体育运动引起,常导致肢体严重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对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对家庭和社会也形成很大的负担.脊髓损伤目前还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早期主要依赖于外科减压和激素治疗,后期只能做康复治疗.而干细胞治疗有希望成为有效的方法,已经有实验证实: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后可存活、迁移、减轻炎症反应、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

    作者:梁灵刚;吴溯帆 刊期: 2016- 10

  • 亚洲人肋软骨鼻整形的发展及现状

    各种先天性、医源性、病理性和外伤性等原因导致的鼻缺损、鼻畸形造成了美观、功能的缺陷,进而导致患者心理上巨大痛苦;另外,大部分的亚洲人鼻背低平,轮廓较宽,鼻尖肥大,皮肤较厚,皮下组织丰富,鼻部软骨支架薄弱[1].上述因素都给亚洲人鼻部整形手术带来了挑战.鼻部整形手术除了要求手术医师把握鼻部整体与解剖细节外,还需要对面部的比例、平衡有整体的审美.鼻部各亚单位之间的协调,鼻与面部其他部分,如唇、颏、额部......

    作者:于璐;李芯;马继光 刊期: 2016- 10

  •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源二聚体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除了BMP-1外,均属于转化生长因子B超家族的成员,可以诱导骨和软骨分化、促进新骨形成,在骨、软骨的缺损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BMPs已知有十几种,其中生物活性较高、成骨作用较强的为BMP2、4、5、6、7、9蛋白[4],其中BMP2、7已获美国FDA认证应用于临床特殊的病例,如脊柱融合术、长骨骨干缺损修复等......

    作者:秦登科;刘天一;刘方军 刊期: 2016- 10

  • 基于白光的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临床及科研应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白光的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可见光下利用2个及以上的照相机或摄像头对被测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将图像处理合并,形成具有长、宽、深3个维度信息的立体形态,同时逼真地展现被测物体表面形态和色泽特征.1三维表面摄影技术发展简史在三维立体摄影技术出现以前,医疗图像采集和科学研究普遍基于二维平面图像.随着CT/CBCT和MRI的出现,三维立体成像逐渐发展起来.虽然CT/CBCT和MRI对被测物体内部软硬组织......

    作者:王宇婷;王震东;严斌;张卫兵;王林 刊期: 2016- 10

  • Madelung's病的诊治及研究进展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ultiplesymmetriclipomatosis,MSL),也称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enignsymmetriclipomatosis,BSL),是一种罕见的脂肪代谢异常疾病.本病早在1846年由BCBrodie首次报道,1888年,OWMadelung报道了33例患者.PELanois和RBensaude在1898年对65例相似症状患者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因此,该......

    作者:任贝贝;邱涛;徐森;郭冰玉;回蔷;常鹏;陶凯 刊期: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