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面部年轻化的术前评估和预期效果的定量研究(Ⅱ)——眉部整形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眉部形态的变化特点,量化眉部年轻化的形态特征,为提、切眉术提供度和量的参考及适当的手术方法.方法将以眉眼部年轻化为目的的40例女性患者,分为眉下垂组20例(38~53岁)、上睑皮肤松弛组20例(39~58岁);以非眉眼部年轻化为目的的女性患者40例(17~33岁)作为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照片测量法,拍摄并测量3组患者眉眼部的数据.结果眉部与水平线的夹角,眉下垂组和上睑皮肤松弛组......

    作者:吴敏娟;张余光;章一新;杨军;王丹茹;汪希;刘天一;濮哲铭;杨群;钱云良 刊期: 2008- 06

  • 应用乳晕双环切口的经验总结

    目的归纳总结乳晕双环切口在乳房手术中的应用,探讨手术方法及其理论基础.方法针对巨乳症6例与单纯乳房下垂的10例患者,采用乳晕双环切口分别行巨乳缩小与垂乳悬吊术,以恢复乳房的正常形态.结果3例切口延迟愈合,经Ⅱ期瘢痕修复愈合.16例获随访6个月,乳头及乳晕功能正常.结论乳晕双环切口可用于垂乳悬吊和巨乳缩小,但仅适应于轻、中度病例,对重度病例也可应用.该手术方法设计简单,操作灵活,切口隐蔽,外形恢复较......

    作者:刘延伟;秦宏智;胡刚;关世超;郭云莉;王洁晴;唐静;康乐 刊期: 2008- 06

  • SMAS——颈阔肌区两级递进悬吊中下面、颈部提紧术

    目的探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在面颈部除皱术时,对该部位软组织松弛下垂的提紧效果.方法将SMAS瓣分离、裁剪、悬吊,颈脂肪垫上移,颊脂肪垫释放、悬吊,提升面、颈软组织松弛下垂,辅以颞部组织代用品填充,颊、颏下部皮下脂肪抽吸.对下颌骨骨性肥大截除,以改变脸型.结果本组患者共220例,3例术后48h内发生血肿,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切口均Ⅰ期愈合.对120例随访3个月至2年,患者皮肤松弛软组织下垂得......

    作者:王志明;任学伟;王燕;刘野;黄成站;李梦颖;李篙峰 刊期: 2008- 06

  • 先天性隐匿性阴茎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先天性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先天性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改良Devine术式手术矫正,平均年龄10.5岁,既往均无阴茎手术史,术中将阴茎包皮脱套至阴茎根部,识别并剔除阴茎体部发育不良的条索状组织,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复发,无皮肤缺血、血肿、勃起疼痛等并发症,术后阴茎显露及外观满意,......

    作者:丁伟;江华;袁湘斌;赵耀忠;朱晓海;林子豪;胡小刚;章建林 刊期: 2008- 06

  • 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足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至2006年收治的21例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8岁(42~86岁).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确诊后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术后5例接受化疗,2例接受生物学治疗.19例随访3~41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31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均存活.结论目前恶性......

    作者:江华;张文俊;林子豪;袁湘斌;赵耀忠;朱晓海;孙美庆;章建林;张盈帆 刊期: 2008- 06

  • 三维螺旋CT重建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行64排螺旋CT头颅扫描,层厚0.65mm,应用表面投影显示法(SSD)重建三维图像,从不同旋转轴对下颌骨缺损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影像进行术前设计和术后效果对比观察.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下颌骨缺损的详尽立体解剖结构,所得重建图像逼真,可观察任意剖面和多视觉变换,显示下颌骨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定量测量分析......

    作者:吴景泉;刘俊;张晓刚;柳大烈;袁继龙;胡俊峰 刊期: 2008- 06

  • 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并发症

    自20世纪70年代初,A型肉毒毒素被用于治疗斜视[1]、眼睑痉孪[2]、面肌痉挛[3]、痉挛性斜颈[4,5]、肢体肌张力障碍[6,7]等疾病以来,其临床效果得到一致认可.1986年加拿大学者Carruthers将A型肉毒毒素用于皮肤除皱后[8],其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受到全世界美容医师及求美者的青睐.但是,随着A型肉毒毒素在临床美容方面应用的普及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其带来的并发症也日益得到关注.笔者现......

    作者:王蓓蓓;张晨;王志军 刊期: 2008- 06

  • NF1的发病机制及相关进展

    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皮肤肿瘤疾病,于1893年,由VonRecklinghausen首次报道,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在全世界的发生率约为1:3500[1].......

    作者:胡小刚;袁湘斌;江华;章建林 刊期: 2008- 06

  • 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研究进展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隆乳术后假体周围纤维包膜挛缩是乳房美容和重建外科手术中为普遍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使乳房变硬、变形,甚至乳房皮肤坏死、假体外露,造成严重的乳房畸形,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国外报道的包膜挛缩率浮动于10%~70%[1].尽管如此,在过去的40年中,虽然对包膜挛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未获得十分理想的防治效果.笔者现对假体周围纤维包膜挛缩的病因、组织学结构、预......

    作者:楼晓莉;宋建星 刊期: 2008- 06

  • 多孔磷酸钙人工骨复合BMP-2/bFGF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多孔磷酸钙人工骨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后成骨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实验获取BMP-2/bFGF佳比例,将犬的骨髓基质细胞与PCPC/BMP-2/bFGF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以BMSCs/PCPC为对照组,BMSCs/PCPC/BMP-2、BMSCs/PCPC/bFGF、BMSCs/PCPC/BMP-2/bFGF为实验组,植入裸鼠皮下,术后4、8、16周,取材行组织......

    作者:王磊;潘可风;黄远亮;刘昌胜;蒋欣泉 刊期: 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