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早期新生儿唇裂修复术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唇裂修复的可行性、治疗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36例出生2~146h的新生儿,在全身麻醉加局部麻醉下用Tennison氏或Millard氏方法施行了唇裂修复手术.术后切口常规护理,7天拆线.结果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拆线后见切口愈合良好,手术成功率100%,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年以上,发现切口处瘢痕小,远期修复效果较大龄患儿更为满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者具备娴熟......
作者:夏光明 刊期: 2004- 04
-
额肌动力上睑SMAS提紧治疗上睑下垂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重度上睑下垂的动力选择、上睑提升传动结构再造、传动方向设置和再造动力的起止点.方法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及尸体解剖研究,以治疗2例家族性先天肌原性上睑下垂的过程,确定额肌作为上睑动力的解剖结构的命名;动力源滑车设计,动力传动组织结构;动力传布的方向;动力源额肌瓣的起点和止点设计,以及动力源额肌瓣的长宽设计等.结果以额肌作为动力,额骨眶上缘作为滑车,上睑SMAS瓣为动力传动组织结构,取宽12~15......
作者:王卫峻;张杏梅 刊期: 2004- 04
-
三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25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分析,探索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治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前唇设计出三叶瓣后,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再将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延长鼻小柱及抬高鼻底.结果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共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5例,术后三叶瓣血运良好,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鼻底外形满意,上唇突度增加.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周至1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
作者:张群;杨川;王善良 刊期: 2004- 04
-
隆鼻术后并发假体外露的分析与防治
目的探讨隆鼻术后假体外露之原因及预防措施,改善或提高隆鼻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98例隆鼻术后假体外露或有明确外露表现者,均手术取出假体,并对假体露出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手术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结果98例假体外露或有明确外露的患者中,鼻尖部44例(44.9%),鼻翼缘内侧切口处19例(19.4%)、鼻根部9例(9.2%)、鼻小柱7例(7.1%)、鼻前庭5例(5.1%)及鼻梁5例(5.1%),两个......
作者:郑永生;孙强;马涛;赵雁;胡晓春 刊期: 2004- 04
-
眶隔缩紧在改善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缩紧眶隔在提高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经皮肤入路下睑成形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剥离至眼轮匝肌下缘,形成皮肤-肌肉瓣.②向下牵拉皮肤-肌肉瓣,显露眶隔与眶下缘.③沿眶下缘剪开眶隔,释放眶内脂肪,如眶内脂肪过多,可做部分切除.④将眶隔下缘连带眶脂肪下缘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3~5mm处的骨膜上,以缩紧眶隔和填充眶下缘前方的凹陷区.⑤切除多余的皮肤与肌肉,缝合切口.结果自1999年以......
作者:邢新;欧阳天祥;李军辉;陈江萍 刊期: 2004- 04
-
重睑成形术中眼心反射的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重睑成形术观察眼心反射,并探讨其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对200例重睑成形术者术中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眼心反射阳性标准:心率较术前每分钟减慢10次以上,出现心律失常.本组病例中,48例患者出现眼心反射,发生54次,3例出现2次.其中16例在局部麻醉后即发生(占33.3%);6例在牵拉眼睑(占12.5%)、3例在去除睑板前眼轮匝肌时发生(占6.3%);14例在分离眶隔,提拉眶隔脂肪并剪除时发......
作者:尹飞;于加平;蔡茂季;曾金鉴 刊期: 2004- 04
-
小阴唇肥大的治疗进展
小阴唇肥大通常是先天性的,使用过雄性激素、局部持续牵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过度手淫或性交等也可引起.通常为双侧弥漫性增大,也可仅限于一侧,范围可从阴蒂包皮至阴唇系带[1].小阴唇肥大可引起局部刺激,妨碍经期及便后局部卫生的保持,此外,由于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这些部位的结构形态,从而出现了对女性外阴部形态美学上的评价,过于肥大及不对称的小阴唇被认为是一种畸形,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压力,影响其正常......
作者:杨志勇;袁斯明;邢新 刊期: 2004- 04
-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中MMP-1和TGF-β1的表达
目的研究MMP-1和TGF-β1在烧伤创面愈合至HS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人的正常全厚皮片移植于裸鼠,待其完全成活后造成深Ⅱ度烧伤创面,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MMP-1和TGF-β1在烧伤创面愈合至瘢痕形成全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MMP-1于烧伤后第2天出现,第3~15天表达较强,第28天已下降到基础水平.TGF-β1于烧伤后12?h出现,一直持续到烧伤后5个月瘢痕形成.MMP-......
作者:李钢;李世荣;杨东运;武继祥;刘剑毅;张吉强 刊期: 2004- 04
-
P物质对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P物质刺激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后生长因子bFGF、TGFβ1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特点,探讨P物质调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Wistar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为SP组和对照组,在SP组的培养液中加入10-7M的P物质,对照组除不加P物质外,余处理同SP组.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刺激后成纤维细胞内源性bFGF、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特征......
作者:江毅;赖西南;王丽丽 刊期: 2004- 04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目的建立并优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方法从兔的胫骨中抽取骨髓,分别通过直接培养、经Ficoll-Hypaque和Percol两种分离介质进行分离后再培养的方法,收获所培养的细胞,然后测量间充质干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直接培养、经Ficoll-Hypaque、Percol分离后再培养的细胞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分别为67.3%、83.6%、93.4%.结论采用Percol分离方法可以更好的......
作者:李万同;王飏;刘晓燕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先天性小耳畸形两瓣技术的耳郭再造术
- 2 老年人大面积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修复重建
- 3 耳郭缺损畸形的外科整复治疗
- 4 再论美容医学
- 5 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隆鼻的临床应用
- 6 氟哌利多预防隆乳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 7 174例美貌人头颅X线定位影像测量分析
- 8 假体隆臀术患者的包膜挛缩
- 9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 10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长期机械应力刺激下表皮的相关基因研究
- 11 高分子面部填充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 12 单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鼻畸形治疗的研究进展
- 13 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
- 14 盆腔肿瘤介入疗法并发臀部软组织巨大坏死的修复
- 15 微量精准定点注射技术在改善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 16 外鼻巨大肿瘤切除术后额部岛状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 17 刮除法和剪除法去除腋窝大汗腺的比较
- 18 带蒂阴股沟真皮脂肪瓣转移阴茎加粗术
- 19 面部透明质酸注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分析
- 20 埋线法矫正下睑外翻17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