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第2期文章
  • 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进展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畸形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瘢痕较小、效果满意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受到关注.笔者通过检索PubMed及万方数据2000-2016年间刊载的关于整形外科和骨科微创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关节镜手术、经皮截骨术和小切口截骨术等微创技术在拇外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对拇外翻微创治疗应用的认识.现对拇外翻微创治疗的手术入路、截骨方式、术后固......

    作者:王爽;赵延勇;韩景健 刊期: 2018- 02

  • 小阴唇缩小术的发展和现状

    近年来,以追求外观美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小阴唇缩小术逐渐流行.其手术原因主要包括小阴唇肥大、双侧阴唇不对称.目前人们普遍以小阴唇比例协调对称、菲薄、颜色粉红,且隐藏在大阴唇内为美,而肥大的小阴唇可引起局部摩擦刺激,妨碍局部卫生清洁,同时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因此,小阴唇缩小术对于解决小阴唇肥大引起的功能障碍和美学缺陷至关重要.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小阴唇缩小术的发展和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冰;陈文 刊期: 2018- 02

  • 注射美容及其安全性

    近年来注射美容的应用日趋广泛,各种相关的共识、操作技术、应用解剖及并发症处理等层出不穷.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耕耘,争取将风险降到低,将效果提升到大.现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实验数据以及近2年来的数十篇文献,归纳总结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观点和数据,以期与读者分享.......

    作者:吴溯帆 刊期: 2018- 02

  • A型肉毒毒素注射致局部过敏反应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5岁.因睑袋突出,额纹、眉间纹增多,于2017年4月来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肉毒毒素注射史.术前相关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均无异常.患者次日在门诊常规以0.5%碘伏溶液消毒注射区域皮肤,采用局部麻醉行下睑黏膜入路睑袋去除术,并于术后1h行额纹、眉间纹注射A型肉毒毒素(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共31U.配置方法:A型肉毒毒素100U+生理盐水2ml.注......

    作者:刘雪飞;易阳艳;袁敬东;林涛 刊期: 2018- 02

  • 3D打印技术在显微骨修复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显微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8例骨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区.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常规进行CT扫描,制作3D打印模型.同时,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量和截骨角度,制作截骨导板;术中根据手术导板进行骨块切取、分块和组合,并移植于缺损区行坚强内固定;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和失血量,评价截骨块与受区的匹配度.术后对患者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

    作者:孔旭;梁久龙;金元;何景涛;马书丹;刘双阳;陶凯 刊期: 2018- 02

  •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从细胞分子学角度为进一步研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以人瘢痕疙瘩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块贴壁法获得成纤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29、CD34、CD44及CD90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波形蛋白、Oct4的表达;将体外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瘢......

    作者:刘志远;姚远镇;杨昭伟;魏在荣;王达利;邓呈亮 刊期: 2018- 02

  • 新型复方中药涂膜剂对皮肤瘢痕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复方中药涂膜剂对皮肤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就诊的112例皮肤瘢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自制的复方中药涂膜剂和安慰剂均匀涂于瘢痕表面,2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全部疗程结束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将病理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Mrr法检测药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辉;曲瑞杰;刘莺;赵新祥 刊期: 2018- 02

  • 增生性瘢痕中差异性miRNA的筛选及作用初探

    目的筛选出增生性瘢痕中异常表达的miRNA,检测miR-637对增生性瘢痕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RealtimePCR的方法验证芯片分析得到的差异性miRNAs在3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637对SMAD3的作用.通过MTT和Transwell方法检测miR-637对HACAT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通过WesternBlot检测miR-637对细胞中SMAD3、C......

    作者:岳红利;陶凯;郭冰玉;谢冰 刊期: 2018- 02

  • 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的研究进展

    耳部是瘢痕疙瘩形成的常见部位,因其发生在头颈部,更容易影响美观甚至妨碍功能,尤其对较大、反复复发的耳部瘢痕疙瘩,应首选手术切除.为了有效保留良好的耳部形态,要灵活选择术式,但手术切除后又易复发,因此,寻找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成为新的趋势.目前常用的联合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联合激素治疗、局部机械压迫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但关于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相关问题的研究仍有差异.现就近年来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行耳......

    作者:袁熙航;吕长胜 刊期: 2018- 02

  • 自体脂肪注射移植修复皮肤瘢痕的研究进展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瘢痕,因其组织失去正常结构,故对于外观及功能均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差且不良反应明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新兴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研究人员通过各种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皮肤瘢痕的修复,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收集近年来采用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技术修复皮肤瘢痕的相关文献,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心愿;秦登科;刘天一 刊期: 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