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电凝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评价电凝术微创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采用C型臂下造影确定隐股静脉瓣,在体表做标记,用微创血管穿刺技术结合电凝术对下肢静脉曲张部位进行治疗.结果本组9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成功,患肢无切口,其中6例出现小腿部皮肤点状电灼伤,3例出现皮下片状硬结,平均住院时间1.5d.结论电凝术微创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便、易行,术后患肢无瘢痕,恢复快,疗效确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须注意适应证......

    作者:王成刚;吴丹明;易巍;周玉斌;贾琪;孙雨莘 刊期: 2006- 01

  • 隆鼻硅胶假体雕刻中的四个角度

    目的探讨隆鼻硅胶假体雕刻中的四个角度与隆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总结了420例硅胶假体隆鼻术患者,分析并发症与假体雕刻的关系,提出假体雕刻要与鼻部解剖形态相吻合的四个角度.结果术后1周,发现3例患者假体鼻根部向一侧轻度偏斜,2例6个月后鼻根部假体固定不良.1例术后主诉头痛,取出假体后症状消失.其余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假体雕刻与鼻部解剖形态的四个角度相吻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美容效果.......

    作者:刘育凤;归来;张智勇;李慧超 刊期: 2006- 01

  • 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

    目的探索一种避免乳腺管损伤,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通过对乳晕切口胸大肌前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患者,术后乳头内陷自动治愈的观察所得启示,笔者采用了在乳腺基底部松解挛缩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的方法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部位远离乳腺管集中的部位,避免了乳腺管损伤,使乳头内陷矫正后保留其乳管功能.结果本组患者8例15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且未生育的女性.术后乳头外形美观,感觉与勃起功能正常,随......

    作者:冯家新;李丽娜;周连珠;罗志明;莫维一 刊期: 2006- 01

  • 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矫正睑外翻

    目的探讨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将皮瓣旋转180°移位至眼睑部瘢痕松解后的创面,修复瘢痕性睑外翻.结果术后12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睑外翻无复发,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修复睑外翻可取得功能与外观双重修复的满意结果.......

    作者:郑大伟;郭杰;马乐;郑妍丽;孙强;姜涛 刊期: 2006- 01

  • 中老年重睑成形术--眼轮匝肌浅面埋线法

    目的为减轻中老年人重睑成形术后的肿胀和缩短恢复时间,介绍一种新的中老年重睑成形术的方法.方法首先去除松弛皮肤,然后在眼轮匝肌浅面作埋线缝合,在切除上睑松弛皮肤时,不损伤皮下静脉血管,术中无须去除眼轮匝肌,然后缝合皮肤.结果本组432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肿胀轻微,恢复较快,随访2周至10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可作为中老年重睑成形术的选择性术式之一,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效果可靠.......

    作者:张群;张波;杨川;王善良 刊期: 2006- 01

  • 跨中线扩张额部皮瓣转移术后供区的形态功能评价

    目的评价跨中线扩张额部皮瓣转移术后供区形态和功能受影响的程度.方法对1990年4月至2004年9月,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就额部供区的形态和功能进行了半年以上的问卷随访调查,内容包括额部的外观、大小、感觉、动度、手术瘢痕等,将得到的反馈信息分为很好、好、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结果超过70%患者认为好和很好,无不满意者.结论采用跨中线额部扩张皮瓣进行面颈部缺损的修复,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皮肤软组织......

    作者:赵永刚;范金财;张卓男;杨增杰;陈玉刚 刊期: 2006- 01

  • 内窥镜下微创下颌角肥大矫正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微创矫正下颌角肥大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例下颌角骨性肥大的求美者,设计了内窥镜下经口内小切口入路微创下颌角整形术的方法.结果20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恢复时间短、双侧对称,美容效果良好.结论内窥镜下微创下颌角肥大矫正术是安全可靠、创伤小、操作精确的下颌角整形技术.......

    作者:王江宁;王寿宇;张晨;王志军;陈学善 刊期: 2006- 01

  •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在欧洲应用的文献复习

    1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临床应用的背景隆乳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探索实施.由于增加了乳房的组织量,因而手术在技术上比巨乳缩小手术更加复杂,1945年波森(Borson)、1956年巴姆斯(Bames),1958年康维(Conway)、史密斯(Smith)均用真皮脂肪或脂肪筋膜组织为平胸或过小乳房行游离移植技术,因其移植物部分被吸收,部分纤维性变、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的出现,未能广泛应用.......

    作者:文小泉;金铸;余江;高景恒 刊期: 2006- 01

  • 正常(牙合)者下颌运动的肌电活动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牙合)者在姿势位及下颌不同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后束(TP),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情况.方法采用美国BioEMGⅡ八道表面肌电仪和瑞士Kistler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30例正常牙合者上述诸肌的肌电变化.结果①姿势位:TA,TP,MM,DA均有轻微的肌电活动,其中TP的活动比较明显,起主要作用;②正中牙合位大紧咬:TA,TP,MM均有强烈的肌电活动,其......

    作者:华咏梅;金蕾;孟秀英 刊期: 2006- 01

  • 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VAC)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左耳创面为治疗组,给予VAC治疗;右耳创面为对照组,给予油纱敷料包扎.于各时间点切取创缘皮肤含皮下组织,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结果VAC组:治疗10min,毛细血管腔明显扩张,2h扩张为显著;30min可见血管出芽增生,2h见内皮细胞间隙缩小,第3天血管出芽和内皮细胞增......

    作者:李靖;陈绍宗;李学拥;张翠英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