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硅胶假体在单纯性轻中度颏部瘢痕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硅胶假体治疗无下颌骨畸形的轻中度颏部瘢痕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对26例颏部瘢痕畸形患者行瘢痕松解切除术时,参照颏部形态及软组织盈余量对硅胶假体进行雕刻,行Ⅰ期口外或口内入路埋置.结果26例患者术后颏部外形良好,其中对22例患者随访8个月至6年,随访率84.6%,颏部外观改善满意.结论硅胶假体在不伴有下颌骨畸形的单纯性轻中度颏部瘢痕畸形治疗中应用方法简便,效果......

    作者:游传华;孙彤;陆雪飞 刊期: 2013- 03

  • Wnt-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Wnt-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Wnt-1在30例瘢痕疙瘩(A组)、30例增生性瘢痕(B组)及20例正常皮肤(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nt-1在A、B组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1可能是......

    作者:孙旭;孙强;郭澍 刊期: 2013- 03

  • 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胶原合成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根据转染液分3组,实验组为脂质体加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照组1为脂质体组;对照组2为培养基空白对照组.用脂质体法将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运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电子透射电镜观察转染后各组HF超微结构的变化;转染后0.......

    作者:邢帮荣;利天增;谢举临;徐盈斌;祁少海 刊期: 2013- 03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0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0在瘢痕疙瘩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在瘢痕疙瘩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0mRNA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0蛋白在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及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将外源重组性真核质粒pCMV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0转染到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为实验组;转染空质粒细胞及未处理细......

    作者:杨琳;杨大平;肖志波;刘莺 刊期: 2013- 03

  • 表皮移植治疗烧伤后瘢痕色素脱失

    目的观察表皮移植治疗烧伤后瘢痕色素脱失的效果.方法瘢痕色素脱失区使用皮肤磨削机将瘢痕上皮磨掉,创面呈现弥漫性渗血.表皮使用表皮移植白癜风治疗仪通过负压分离的方式获取.将获得的表皮移植于瘢痕色素脱失区创面.结果18例患者瘢痕色素脱失均获得满意效果,色素脱失得到明显改善,接近正常肤色.结论表皮移植是治疗烧伤后瘢痕性色素脱失的稳妥、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志成;王文;高歌;段文丽;李卫华 刊期: 2013- 03

  • 手术切除联合即时放射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即时放射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82例瘢痕疙瘩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联合24h内放射治疗,采用4~6MeV电子线进行照射,连续5d为一个疗程,单次剂量3~4Gy,总剂量范围15~20Gy.通过临床观察和定期随访记录治疗疗效及放射不良反应.结果82例患者中,治愈67例(81.7%),有效12例(14.6%),无效3例(3.7%).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6.3%,无效病......

    作者:李威扬;简彩;楚菲菲;王璐;刘恒鑫;石梅;马显杰 刊期: 2013- 03

  • 双胞胎同时发生不完全性腭裂的病例报告

    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疾病,发病率约为0.1%.然而,双胞胎同时发生腭裂则很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双胞胎同时发生腭裂的一组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彬;马铁;江畔;王川宁;张力平 刊期: 2013- 03

  • 应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利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记耳屏前穿支血管的位置;术中根据颧颊部创面的大小、创面远端至耳屏的距离以及创面周围皮肤软组织的松弛程度,设计蒂在耳屏前的耳前区纵向梭形皮瓣;切开皮瓣远端,紧贴SMAS浅面由远端开始向近端分离,形成穿支蒂皮瓣;将穿支蒂皮瓣转移至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6~......

    作者:徐苗;方硕;杨超;李军辉;邢新 刊期: 2013- 03

  • 《应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一文的讨论

    随着对人体皮肤血管解剖的深入研究,临床探索和发展了更多有应用价值的穿支皮瓣,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范围也日益拓宽.目前,以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等已广泛应用在全身各处的修复重建中.......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3- 03

  • 《应用颞浅动脉耳屏前穿支皮瓣修复颧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讨论

    一文是由邢新团队完成,全文有很好的可信性和创新性.邢新多年来在面部的细微解剖及其相关整形美容的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如风筝皮瓣、泪槽区的老化和眶颧沟的解剖等,给同行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文章是在已发表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临床病例的效果确切,选用的皮瓣是修复耳前邻近区域缺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笔者在初审该稿后,恰遇1例颧颊区基底细胞癌患者需二次扩大切除,遂尝试了文章中所阐述的方法,由下级医师......

    作者:章宏伟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