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改良双向SMAS悬吊面中下部除皱术围手术期护理

    自2012年2月起,我院采用改良的双向SMAS悬吊行面中下部除皱术43例,同时对SMAS进行斜向上和垂直悬吊的面中下部除皱术,对加深的鼻唇沟和下颌缘及部分颈部纵向的松垂都有明显的改善,术后效果好,疗效确切,创伤小.现将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钟媛;罗赛;徐海倩 刊期: 2015- 12

  • 两性畸形患者的隆乳术探讨

    目的探讨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在进行隆乳手术时,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手术操作的特点.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选用腋窝皱襞切口(3~5cm)经胸大肌下间隙置入合适的硅凝胶假体,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止血治疗,胸部适当加压固定包扎.结果全部22例患者中,2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1例患者双侧假体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移,患者再次人院接受二次手术重新固定假体后效果满意.结论考虑到两性畸形患者特殊的心理特点......

    作者:李倩倩;王松山;周海孝;陈学杰;童怡兰;熊菡萏 刊期: 2015- 12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脂肪颗粒隆乳术40例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取腰腹部或大腿脂肪颗粒,处理后将脂肪颗粒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混合后移植于胸大肌、乳腺后及皮下进行隆乳,6个月内进行第2次移植.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胸围,进行手术效果评估.结果经过两次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所有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胸围平均增加5.2cm,外形满意.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自体脂肪颗粒隆......

    作者:袁强;谢芳;袁继龙;刘鹤;王晓军 刊期: 2015- 12

  • 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自体真皮移植隆鼻术:32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软骨联合真皮组织片移植行隆鼻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通过鼻小柱W形切口开放入路,切取鼻中隔软骨,视具体情况制成鼻小柱支撑物、鼻尖移植物及鼻中隔延长移植物;臀下皱襞处切取真皮组织,去表皮及脂肪组织,缝合成多层用于鼻背填充.结果本组共32例求美者,首次鼻整形术者25例,不良假体隆鼻修复者7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6个月,鼻背填充及鼻尖表现点效果满意.结论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真皮组织移植隆......

    作者:杨盼;张鹏;李信峰;刘金超 刊期: 2015- 12

  • 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的综合鼻整形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联合耳甲腔软骨移植在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综合鼻整形中的应用.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行唇裂术后唇畸形修复同期综合鼻整形的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手术选择开放式鼻整形入路,根据不同的鼻畸形程度解剖复位畸形的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及肌肉异常附丽,微创切取自体肋软骨联合耳甲腔软骨制作支架复合体,同期行综合鼻整形.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

    作者:金石峰;郭澍;曹政;赵崇如 刊期: 2015- 12

  • 鼻唇沟皮下蒂皮瓣隧道转移法修复上唇缺损38例

    目的探讨采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经隧道转移修复上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经隧道转移,对38例患者进行上唇部皮肤缺损修复,大缺损面积3.5cm×3.0cm.结果3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蒂部卡压术后当天皮瓣颜色略紫,术后第2天予蒂部松解后好转,1例患者转移皮瓣较臃肿,经Ⅱ期修复后效果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到2年,皮肤质地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隧道转移......

    作者:袁志明;林泽旭;吴晓红 刊期: 20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