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90年,为国内第一本美容外科专业期刊。国际第三本。信息量密度大,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前沿性、创新性文章每期平均发8-10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0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2/R

邮发代号: 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7040
  • 国内刊号:21-15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第二届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STAT3和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学S-P法、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3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30例色素痣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7%、60.0%,均明显高于在色素痣中表达的阳性率(P<0.01).......

    作者:李银玲;肖明明;表贞淑;侯慧;杨锎;祝立丽;景士兵 刊期: 2015- 03

  • 人毛乳头细胞微囊诱导大鼠足垫毛囊形成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可靠的、异种毛乳头诱导毛发形成的动物模型.方法以局部注射方式将毛乳头细胞微囊移植至大鼠足垫.移植后第2周至10个月期间定期取材,观察毛囊结构形成的过程,免疫组化追踪毛囊形成过程K15(Keratinl5,角蛋白15)的时空变化.结果移植后第10周,移植部位皮肤出现肉眼可见的毛发纤维.表皮干细胞标记物K1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处于毛乳头细胞微囊上方的表皮干细胞逐渐向皮下组织迁移.结论本研究完全......

    作者:林常敏;蔡湘娜;蔡博治;李宇;黄铿 刊期: 2015- 03

  • 面部器官创伤缺损的修复重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损伤后修复的效果高度重视,并对救治结果的理念也发生着递增性变化,要求在治疗创伤的同时,修复后能有一个美观的形态.各种形式的皮瓣移植是修复这类创伤的主要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皮瓣修复面部器官创伤及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绪生;姜疆;刘毅 刊期: 2015- 03

  • 瘢痕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瘢痕是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自身修复的产物,但过度修复将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后者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会造成患者外形的毁损和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如何使手术后瘢痕小化甚至无瘢痕愈合,以及对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始终是整形外科研究的热点.20世纪50年代,Hess就发现胎豚鼠皮肤组织创口能快速修复而无瘢痕遗留,从而开启了无瘢痕愈合的探索.虽然经过近60年的研究,人们仍然无法实现无瘢痕愈合.这是因......

    作者:江华;张盈帆 刊期: 2015- 03

  • 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的观察及护理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溢出部位.如未得到有效地控制,会遗留永久性痤疮瘢痕[1].自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我科采用科医人公司新引进的ActiveFXUltraPulseEncore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372例,一般治疗次数为3次左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72例.男性256例,女性116例,年龄16~38岁,平均23.5岁.病程6个月......

    作者:伍艳群;王笋娟;胡文辉;李秀妹;杨滔玉 刊期: 2015- 03

  • 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护理

    笔者对自2011-2013年本科收治的34例采用微型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的颌骨骨折患者,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期间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5~66岁.原因:车祸伤13例,摔伤8例,斗殴4例,工伤事故9例.其中单纯性12例,多发粉碎性22例.临床表现为咬(牙合)错乱、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张口受限等.严重者合并有颅脑、重要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等......

    作者:孟萍 刊期: 2015- 03

  • 1320&14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1320&1440nm双波长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87例接受1320&1440nm双波长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的瘢痕患者,共治疗3~6次,每次治疗间隔4~6周.每次治疗前用Visia皮肤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留取资料,对比治疗前后的照片,通过瘢痕消退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显效61例(21.25%),良好154例(53.66%),有效65例(22.65%),......

    作者:宋琳琳;陶凯;李淼;卞媛媛;徐潇 刊期: 2015- 03

  • 硅酮凝胶防治面部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评估硅酮凝胶防治面部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分成3组,硅酮凝胶组41例,喜辽妥软膏组23例,空白对照组48例.术后3d至6个月常规外用硅酮凝胶或喜辽妥软膏或不予外用药物,以温哥华瘢痕量表为参考,评估各组瘢痕增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硅酮凝胶组与喜辽妥软膏组各个时期瘢痕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硅酮凝胶组与空白对照组术后1、3个月的瘢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陈红波;冯晓玲;孙家明 刊期: 2015- 03

  • 瘢痕疙瘩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aspase-3的表达及二者间的关系,以及两种因子与瘢痕疙瘩发生、发展机制的关系.方法以普通瘢痕为对照,采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染法,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普通瘢痕(P<0.01);而活化casp......

    作者:于冬梅;丁爽;尚勇;罗赛;徐海倩;郝立君 刊期: 2015- 03

  • 内切除法治疗耳郭瘢痕疙瘩

    目的观察内切除法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26例(30侧)耳郭瘢痕疙瘩患者,根据瘢痕疙瘩形状采用各种非直线切口,内剥法切除瘢痕疙瘩组织.术后20d根据切口瘢痕的增生情况,注射曲安奈德1、2次.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2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部分增生,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后消退.所有患者均满意.结论瘢痕内切除法是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敬东;易阳艳 刊期: 2015- 03